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6:59:22 来源:资讯风向网 作者:浮生
跟班先进找差距心中有榜样,脚下有力量。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,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对标先进践初心、履职尽责担使命,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开展“跟班先进找差距”活动,组织2024年新入职干警向先进典型学习, 帮助他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、提升能力素质。跟班对象:刘明伟徐州中院刑一庭副庭长,四级高级法官,先后荣获“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徐州市杰出政法卫士”“徐州市首届审判业务专家”等荣誉称号、多次被评为优秀法官、办案标兵等,荣立“个人三等功”三次,一篇文书荣获“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”,多篇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《刑事审判参考》《全国法院年度案例》等核心期刊,受聘全省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成员、江苏法官培训学院兼职教师。跟班人:郝雨珠中国矿业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,2024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。 紧凑而充实的入职培训后,我作为新晋法官助理,首次踏入刑事业务庭,展开为期两周的跟班学习之旅。能在梦寐以求的刑事领域学习令我期待不已,但作为一名实践“小白”,期待之余亦有些初来乍到的不安。在此之前,刑庭带给我的感觉是庄严与权威的,这里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当事人的自由与生命,让人时刻不敢松懈。然而,真正走进刑庭,跟随刘老师学习的这两周,我才发现这里有着别样的风景。刘老师打破了我对刑事法官的固有印象,他行事风风火火,为人爱笑又真诚;日常中不拘小节,却在对待案件时细致入微。短暂的跟班学习,虽然无法对办理具体个案有多么深入透彻的理解,但让我对于如何办好案、做好一名刑事法官有了全新的感悟。面对当事人刚柔并济,守正不阿 短暂的学习经历中,我有幸跟着刘老师参与了几次提审。第一次来到看守所,想到要与刑事犯罪嫌疑人仅一窗之隔地面对面交流,难免有点紧张。在提审过程中,刘老师并没有我想象中那般严肃,而是会充分告知嫌疑人其享有的诉讼权利,关心他们的境况,耐心引导其陈述自己的观点。刘老师说,处理刑事案件,面对的可能会是穷凶极恶的杀人犯、抢劫犯,还可能是涉及经济犯罪、职务犯罪的人,感到紧张是正常的。想要克服这种恐惧,做到内心强大,靠的就是心底无私、廉洁自律。只要一身正气,坚定自己的法律信仰,就有十足的底气去面对。“如果发现我本人,或者合议庭成员有不廉洁的情况,你可以随时举报,我们的一言一行接受你的监督。”刘老师在每次提审过程中都会对当事人说出这样一番话。正人、正身,方能坦坦荡荡。在法律工作中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,从案件的受理到证据的审查,从与当事人的交流到最终的判决,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秉持着公正、严谨的态度。只有始终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,以一身正气面对每一位当事人,才能襟怀坦白,问心无愧。作为审判者情理相依,遵法不倚 跟班学习期间,我作为法官助理参与了一起刑事自诉案件的办理。在庭前谈话中,自诉人陈述遭受被告人的谩骂威胁久矣,不得已才诉至法院,希望法官为其主持公道,讲到动情处还流下眼泪。自诉人的陈述令我深受触动,希望其诉求能够得到支持。但谈话结束后,老师援引法律条文指出,被告人的行为虽侵犯了自诉人的合法权益,但尚未达到刑法的入罪标准,而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制。听完刘老师的讲解,我深刻意识到作为审判者,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客观和绝对中立,严格以法律为准绳作出裁判。作为刑事法官,让有罪者伏法,让无辜者释怀,是我们的使命。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,不仅要专业本领过硬,更要正直正义,有担当、懂悲悯;不光应当用心用情,对当事人怀有充分的同理心,更要怀有充分的警惕,绝不能让自己的意气用事影响了判决的公正。罪与非罪的一线之差,背后代表的是自由甚至是生命。面对刑事案件,要时刻保持敬畏与谨慎,作为新人,更要牢牢谨记。对待工作巨细无遗,学思不怠 向我讲述办案需要的能力时,刘老师十分自豪且坚定地说:“从事刑事审判十余年来,凡我经手的案件目前尚无一错案。”我想,这种底气不仅源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法律的敬畏,还源于对每一个案件细节的准确把握。办理刑事案件,不仅要大处着眼,更要在细节见真章。刑案容不得半点差错,在审查证据时,要仔细核对每一份书证、物证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案件结果的细节;在与当事人交流时,要以客观、公正的态度倾听他们的诉求,不被情感左右;在撰写法律文书时,要字斟句酌,确保每一个法律术语的准确运用。 对于普通案件,要追求公正和效率的统一;对于重大疑难案件,要敢于担当,抓住难得的锻炼机会。每位法官每年要办理很多案件,但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法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办案。在办案之余,要做到勤学善思。通过个案分析、类案研究,去掌握案件的特点和规律,有针对性地加强调研,才能让个案更有价值,把经验转化成能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审判能力,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 很幸运能在进入法院伊始,就跟随刘老师学习。在这不长的时间里,我目睹了刘老师在案件审理中的专业与专注,感受到了刑事审判工作的独特魅力,也被这份工作所承载的责任与使命所打动。两周的学习,或许无法让我在业务能力上有立竿见影的提升,但刘老师对待当事人的同理同情、作为审判者的客观中立、对于工作的细致与热情却深深影响了我。每一次法槌的落下,都承载着公平与正义的重量;每一份判决书的撰写,都是对法治精神的坚守。“仰无愧于天,俯无愧于地,行无愧于人,止无愧于心。”在未来的工作中,作为一名法院干警,应以此为镜,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。不仅磨砺自己的业务水平,更要修心养性,努力让每一次裁决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良心的拷问。我要怀揣着对法律的无限敬畏,对正义的深切渴望,将所学所感融入每一次庭审,每一次调解,每一份判决之中,力求让法律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,温暖每一颗需要庇护的心灵。 文字:郝雨珠审核:陈禹 褚红艳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